腰椎管狭窄的症状主要有下腰痛、感觉异常、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征、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神经源性膀胱等。
1.下腰痛
腰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由于腰椎区域的椎管空间变窄,压迫到椎管内的神经结构,会引起多种症状。比如当椎间盘退变压迫到周围的神经根和组织结构时,可能会出现下腰痛。
2.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皮肤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主要和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影响了感觉信号的正常传递有关。
3.坐骨神经痛
当腰椎管狭窄影响到特定的坐骨神经时,可引起沿坐骨神经走行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从臀部向下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部。
4.间歇性跛行
由于行走时脊柱负重增加,椎管内空间进一步缩小,压迫到神经组织,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问题,就是在行走一段距离后,感觉下肢有酸痛、沉重、无力感,需要进行休息。
5.马尾综合征
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于马尾神经束直接受压,患者可能会出现马尾综合征问题,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6.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
长期受压的神经根可能引起相应肌肉群的力量减弱,严重时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7.神经源性膀胱
腰椎管狭窄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到支配膀胱和肠道的神经,造成神经源性膀胱,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现象。
以上症状的根本原因通常涉及脊柱的老化变化、外伤等,同时先天发育异常、肿瘤等也可能会导致腰椎管狭窄。一般情况下,进行神经系统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可以了解椎管狭窄程度、神经损伤程度。
治疗上,初期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比如佩戴腰部支具,进行电疗、热疗、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以及遵医嘱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甲钴胺等药物,能够缓解疼痛,恢复神经功能。
另外,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椎管扩大术或椎间融合术,以直接解决神经压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