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位心是指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偏向一侧,使得心脏的长轴与人体的长轴形成较大的角度,通常超过45度。
心脏的正常位置位于胸腔中部稍微偏向左侧,横位心则是指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发生了横向偏移,即心脏的长轴与身体正中线之间的角度发生了改变,使得心脏呈现出一种横向的位置。
横位心通常与个体的体型特征有关,常见于矮胖体型者,胸廓宽而短,膈位置较高,使心脏在胸腔内有一定的空间来横向扩展。此外,横位心也可能出现在孕妇身上,因为在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的增长,子宫会对膈肌产生向上的压力,导致心脏向左上方移动,从而呈现出横位心的表现。这些情况一般属于生理性因素,无需采取特殊治疗。
除了生理性因素外,横位心的出现还可能与一些病理性因素有关,比如胸廓畸形、肺不张、心包积液、胸膜积液、腹腔肿瘤等。
1.胸廓畸形
如漏斗胸,这种疾病会改变胸廓的形态,使得心脏受到挤压或被迫移动到不正常的位置,从而导致心脏的长轴与身体的水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形成横位心。
对于此种情况,一般需要采用微创手术进行矫正,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双侧胸壁隐秘部位切开一个小创口,通过电视摄影技术和微型腔镜器械操作,将凹陷的胸骨撑起,以此矫正胸廓的形状。
2.肺不张
当肺部失去充气能力时,肺组织会收缩,其占据的空间也会减少,可能导致心脏失去支撑,致使其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出现横位心。
如果是感染所致的肺不张,需要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青霉素等;若是因气胸、肺部肿瘤等原因导致的肺不张,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来解除阻塞,恢复肺部的通气。
3.心包积液
心包是包裹心脏的双层薄膜结构,正常情况下含有少量润滑液体。当心包内液体积聚过多时,会对心脏产生压迫,迫使心脏向一侧或向下移动,有时这种压迫和位移可导致心脏呈现横位心。
如果是结核性心包炎引起的心包积液,应遵医嘱使用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若是病毒感染所致的心包积液,应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阿昔洛韦等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对于积液量较大的患者,有时可能需要采取心包穿刺术将积液抽出,以迅速缓解心脏受压的症状。
4.胸膜积液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和胸壁内侧的一层薄膜,正常情况下也含有少量润滑液体。当胸膜腔内液体积聚时,同样会对心脏造成压迫,致使心脏的位置发生改变,呈现为横位心。
胸腔穿刺术是治疗胸膜积液比较常用的方法,方法是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经皮穿刺进入胸腔,然后将积液抽出。对于胸腔积液量较大或积液持续产生的患者,可以选择采取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来治疗,指的是通过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持续引出积液,直至积液基本排净的方法。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胸膜肿瘤引起的积液,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
5.腹腔肿瘤
腹腔内的肿瘤,尤其是体积较大的肿瘤,可能会向上推挤膈肌,间接影响到胸腔内的空间分布,从而对心脏的位置产生影响,有时也会引起横位心。
若为良性肿瘤,一般通过手术治疗将肿瘤切除即可;若为恶性肿瘤,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如果已经错过手术时机或因身体状况无法采取手术,也可以选择化疗、放疗等方法。化疗指的是使用化学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顺铂、依托泊苷等,需要遵医嘱用药。放疗指的是利用放射线将癌细胞杀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