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游离甲状腺素偏高考虑是生理因素所致,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等病理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详情如下:
一、生理因素
若孕妇因身体原因使用肝素钠,可参与甲状腺素合成过程,造成游离甲状腺素偏高。
其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无需特殊处理,一般在停药后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可恢复正常,无需过度担心。
二、病理因素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导致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偏高。
患者需要保持合理的碘摄入,避免大量食用高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虾皮等。其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比如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等,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控制病情。孕妇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宜擅自滥用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健康。该病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但是如果病情严重,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受累,甚至可引起甲状腺危象。
2、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可导致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因为孕妇5-脱碘酶受到抑制,影响T4外周脱碘作用,从而导致游离甲状腺素偏高。
甲状腺病态综合征本身无需治疗。但如果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T3下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碘缺乏地区的患者还可补充碘剂,纠正缺碘的情况。患者需要放松心情,该病经积极治疗可逐渐恢复,总体预后良好。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也会导致妊娠期游离甲状腺素偏高,孕妇要针对原因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