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被撞后能走路但一用力就痛,可能与皮肤擦伤、韧带拉伤或韧带撕裂等因素有关,根据不同的病因可针对性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皮肤擦伤
在外力作用下,可能导致脚趾处皮肤发生擦伤,由于损伤较轻通常不影响走路。但由于皮肤完整性被破坏,加之局部神经比较丰富,在用力后可导致擦伤部位与鞋袜发生摩擦,继而引起疼痛。
可以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然后选择宽松的鞋袜或尽量穿露脚趾的鞋子,在短时间内皮肤可自行愈合,不用过分担心。
2、韧带拉伤
脚趾关节附近附着有韧带,当脚趾被撞后还可导致局部韧带拉伤,随着局部末梢神经受到刺激,可引起疼痛。由于韧带拉伤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小,所以患者仍然可以走路。
48小时内可以对局部进行冷敷,有助于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48小时后给予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必要时还可遵医嘱配合塞来昔布、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症状。
3、韧带撕裂
脚趾被撞后,严重的情况下还可导致局部韧带撕裂,随着韧带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会伴随大量的炎性介质释放,并刺激末梢神经,继而引起疼痛。由于脚趾不属于行走的主要负重关节,所以韧带撕裂后不会对行走造成明显影响。
患者应立即制动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导致撕裂加重。同时,可给予弹力绷带包扎,然后将脚趾进行支具或石膏固定,促进韧带修复。如果撕裂比较严重,或患者对运动要求较高,还需给予手术修复治疗。另外,患者还可遵医嘱配合洛索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美洛昔康等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的症状。
除以上原因外,此类症状还可能与脚趾骨折有关,需要给予保守固定治疗或是手术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疼痛的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