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原因、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药物副作用等,需对因处理。
1.生理性原因
包括经常喝酒、喝浓茶浓咖啡、精神过度紧张、过度运动、呼吸节律变化等。年轻人多见,通常不算疾病,不影响心脏功能。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养成有规律的好习惯,增强体质,缓和紧张的情绪,少生气,不要熬夜,忌生冷辣,忌烟酒,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转。
2.急性冠状动脉缺血
心脏出现急性冠状动脉缺血时,会使心室收缩泵血出现下降,导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足,继而导致窦房结功能低下,出现窦性心律不齐。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改善冠状动脉缺血状况,如硝酸甘油等。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可以累及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产生一系列的缓慢心律失常,导致窦性心律不齐。需要根据病情进行起搏器植入等。
4.药物副作用
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可能引发窦性心律不齐。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左心室高电压的原因包括高血压、心肌肥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需根究实际情况解决。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需要更大的收缩力来克服高压,导致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心肌电压增高。控制血压是关键,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和药物治疗(如硝苯地平、螺内酯等)降低血压,可减轻左心室高电压状态。
2.心肌肥厚
心肌肥厚是心肌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的适应性反应,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和电压增高。需要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减轻心肌肥厚,降低左心室电压。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受损,可能导致心肌电压异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栓药物)、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等方法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电压。
4.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导致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异常,使心肌电压增高。需要根据瓣膜病的类型和程度,选择药物治疗、瓣膜修复或瓣膜置换等方案,恢复正常心脏负荷,降低心肌电压。
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只是一种初步的检查方法,不能完全确定心脏的具体问题。此外,上述药物均需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