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引起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环境因素、过敏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及激素水平变化等。
1.遗传因素
湿疹与遗传有明显的关联。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那么下一代成为过敏体质的可能性会增加,进而容易引发湿疹。
2.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是湿疹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湿疹患者往往存在免疫系统的过度敏感,对某些常见的物质,如花粉、尘螨和宠物皮屑等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湿疹的发生。湿疹患者在进行检查时,通常会有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清lgE水平增高等现象。
3.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受损,使得皮肤更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这导致水分丧失和外界刺激物,如洗涤剂、化学物质和气候变化等进入皮肤,引发湿疹发作。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湿疹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这包括干燥的气候、高温、低湿度、过度洗涤和频繁使用刺激性化学品等。环境中的变应原,如人造革品和织物、饮食中的农药和化肥、居住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和化学涂料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
5.过敏因素
某些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等,可以诱发湿疹发作。当免疫系统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后,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湿疹症状加剧。
6.精神因素
心理压力过大,长时间处在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可能使内分泌失调,诱发湿疹的可能性较大。
7.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容易导致皮肤瘙痒和湿疹。这类患者往往先有皮肤瘙痒,久之皮肤出现丘疹、斑片和肥厚斑块等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的表现。
8.激素水平变化
部分妊娠期的妇女可发生湿疹样皮疹,这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但在产后一段时间,这些湿疹通常会自行消失。
在湿疹的治疗和预防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湿疹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