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治疗方法有卧床休息、保持个人卫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诊断
1.症状下腹部疼痛是盆腔炎常见的症状,疼痛多为持续性,且在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疼痛可能源于炎症对盆腔组织的刺激和损伤;盆腔炎患者常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分泌物可能呈脓性或血性,这是由于炎症导致阴道和宫颈分泌物增多,并可能混合有炎性细胞和血液;在病情较严重的情况下,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在体内扩散,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
2.体征下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是盆腔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医生在触诊患者下腹部时,可能会感到明显的压痛,甚至在松开手时(即反跳痛)也会感到疼痛;在检查宫颈时,医生可能会发现宫颈有举痛或摇摆痛,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宫颈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和粘连所致。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是炎症反应的典型表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盆腔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现象。
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或尿液等样本进行涂片或培养检查,可以发现病原菌的存在,对于确定盆腔炎的病原体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4.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一种直视下观察盆腔内情况的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的炎症病变、粘连、脓肿等,对于诊断不明确或病情较严重的盆腔炎患者,腹腔镜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并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
1.卧床休息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以减轻身体负担,促进病情恢复。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2.保持个人卫生患者应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内裤,用清水清洗局部,避免细菌滋生。在疾病未完全治愈前,应避免同房,以防交叉感染。
3.药物治疗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抗生素是治疗盆腔炎的首选药物,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4.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盆腔炎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盆腔炎症性疾病患者;经腹手术可以更全面地清除病灶组织,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