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小儿脾胃好,食疗方法要记牢!以下是一些小儿健脾胃的食疗方法:
1.山药
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症状。山药中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食用。
2.南瓜
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其所含的丰富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时,果胶可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溃疡。可用南瓜煮粥或汤,滋养肠胃。
3.红薯
红薯性平,味甘,归脾、肾经。《纲目拾遗》记
“补中,暖胃,肥五脏。”天寒食用,正气养胃,化食去积,兼可清肠减肥。很多人认为吃完红薯放屁多,其实是胃肠蠕动所致。不过,红薯内淀粉含量很高,吃完后会转为葡萄糖,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4.薏苡仁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入脾、胃、肺经,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泄泻、食欲不振、水肿、脚气、扁平疣等病症。薏苡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在吸收了水分后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就很容易熟了。
5.胡萝卜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中医认为它下气补中,利脾膈,润肠胃,安五脏,有健食之效。丰富的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能明目养神,增强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萝卜素属脂溶性,和肉一起炖最合适,味道也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食疗虽然安全,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小儿脾胃问题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同时,在给小儿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确保小儿能够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