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名词解释

管理员 2025-06-29 17:56:16 1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中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为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颤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较少见的为无脉性电活动。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病人可出现意识丧失。如在4~6分钟黄金时段及时救治存活概率较高,或者将发生生物性死亡。

点赞
相关资源

colles骨折名词解释 2025-06-29

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是由于间接暴力损伤所致。Colles一般是手腕部掌侧着地受力所致,会造成腕关节处的餐叉样或者是枪刺样畸形等;另外,Colles骨折还会造成腕关节处的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


种植性转移名词解释 2025-06-29

种植性转移,一般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转移的方式。它是指恶性肿瘤的细胞直接从肿瘤表面脱落,种植在附近的脏器或器官上,就像一颗种子种植在土壤里,从而导致其他的脏器或器官出现了转移性的肿瘤。种植性的转移多发生在胃肠道,比如胃癌的种植性转移,可以导致腹腔内肠道的转移性


炎症介质名词解释 2025-06-29

炎症介质是指参与和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严重的血管反应和白细胞反应都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因子的作用实现的。常见的化学因子有以下几种。首先为血管活性胺。其次,还有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例如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同时还有白细胞的产物,例如活性氧代谢产物以及细胞因


心输出量名词解释 2025-06-29

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乘以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随着处于不同生理状态而不同,在运动状态下由于心率增快以及每搏输出量增多,可以使心输出量明显增加,从而满足人体组织器官代谢的需要。当一些疾病的原因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时可以引起心力衰


腹膜刺激征名词解释 2025-06-29

腹膜刺激症,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患者的腹部出现一定的压痛、反跳痛或者是腹肌紧张,通常是由于患者的腹部出现了一定的炎症,淤血、肿瘤或者是一些其他病变,通常压痛部位就是患者的脏器病变部位。患者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要到医院做一个腹部彩超或者CT进行判断,平时生活当中不能


毒血症名词解释 2025-06-29

毒血症,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患者遭受了一定的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在侵入人体的血液之后释放一定的毒素,也就是造成了患者形成毒血症。毒血症一般情况会根据患者细菌感染的情况,来进行一定的判断症状。患者如果出现一定的身体不适,出现局部皮肤有一定的红肿、疼痛、丘疹等等现象


闭合性骨折名词解释 2025-06-29

闭合性骨折这个指的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骨折处的皮肤、筋膜或者骨膜是完整的。骨折端不与外界或者脏器相通。闭合性骨折大多数是由于创伤和骨骼病所导致的,其中创伤性骨折占绝大多数。闭合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比较轻,一般情况骨折愈合也比较快。


低钾血症名词解释 2025-06-29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的浓度低于3.5毫摩尔每升,人体的血清钾离子浓度对于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偏高或者或者偏低,都会导致一定的后果,甚至是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尤其是四肢肌肉的无力,严重的还会发生低钾性麻痹,甚


门静脉高压症名词解释 2025-06-29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状。大多数是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者肝静脉梗阻以及原因不明的其他因素。门静脉高压症主要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扩张瘀血、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失常和腹水等。如果出现肝硬化应该尽早控制症状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 2025-06-29

门静脉的血流受阻,血液瘀滞时会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的增高。临床上常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临床表现,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门静脉高压症。按阻力的增加的部位不同,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种类型。在我国肝炎后引起肝硬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