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癫痫小发作应该怎么办?

吴娜 2025-07-21 11:33:26 2

  国际抗癫痫联盟已经取消了小发作概念,而用失神发作来代替。儿童常见,在成人期很罕见。大部分发生在学龄前期到青春期,而且跟遗传密切相关,影像学检查没有结构性异常。国际上通用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将具有失神症状的癫痫进一步分成儿童期的失神癫痫和青少年期的失神癫痫。儿童期的失神癫痫发病年龄比较早,在6-7岁,但是,发作很频繁,每日数次至数十次,又称为密集性癫痫,但是,发作时间在数秒到1分钟不等。而后者的起病相对较晚,多发生在10-17岁,发作频率少于前者,散发,而非每天发作,或者几天才有一次失神发作,常伴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脑电图有很特异性的改变,是3.5-4秒一次的棘慢波的频繁发放。有多种抗癫痫药物是很有效的,又以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疗效最佳。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突然发呆,或者在吃东西的时候筷子掉下来,或者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呼之不应,但是,10秒或者半分钟以后,自行的恢复原先的状态,要高度警惕患者是失神癫痫,必须及时到医院进行脑电图检查。目前国际上失神癫痫的诊断,脑电图是特异性的金标准。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脑电图的检查。

点赞
相关资源

睡眠性癫痫严重吗 2025-07-21

通常情况下,睡眠性癫痫属于严重的疾病。睡眠性癫痫导致患者在睡眠中或刚醒来时易突然发作,每次发作都会给大脑带来严重损伤,且损伤可能不可逆。若长期频繁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大脑正常功能,进而引发记忆障碍、智力减退、性格改变等一系列认知障碍。睡眠性癫痫患者应该在


精神分裂症可以引起癫痫吗 2025-07-21

精神分裂症不可以引起癫痫。精神分裂症是慢性、器质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行为怪异、举止失常。而癫痫则是脑部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所致,表现为肢体抽搐、愣神,发作时脑电波异常。二者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所以精神分裂症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癫痫发作。精神分裂症患


抗癫痫药物对胎儿有哪些影响 2025-07-21

抗癫痫药物对胎儿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如致畸风险、发育迟缓、神经功能异常、出生后认知障碍、新生儿出血倾向等。1.致畸风险可能增加胎儿畸形的概率。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导致胎儿出现结构畸形,如神经管缺陷、唇腭裂等。2.发育迟缓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


小儿良性癫痫多久能治愈 2025-07-21

小儿良性癫痫通常要3至5年的时间能治愈。对于症状轻微、发作频率较低的患儿,通过规范的治疗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如3年左右,能有效控制病情,并逐渐实现治愈。而对于症状严重、发作频繁的患儿,治疗过程可能更为复杂和漫长,需要更长的时间,如5年左右达到治愈的目的。小儿良性


癫痫发作时如何急救 2025-07-21

癫痫发作时需要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冷静与确保环境安全、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按压与束缚、记录发作时间与症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1、保持冷静与确保环境安全发现患者癫痫发作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


癫痫四次晕倒了怎么办 2025-07-21

癫痫患者四次晕倒可能是癫痫发作的严重表现,应立即呼叫急救、避免受伤、记录发作情况、不要喂水或食物、配合急救人员等。1.立即呼叫急救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寻求紧急医疗救援。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将其头部侧转,以防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2


儿童癫痫的原因具体是什么 2025-07-21

儿童癫痫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异常、脑部损伤、代谢紊乱、热性惊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1.遗传因素癫痫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部分儿童癫痫是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如果家族中有癫痫患者,儿童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2.脑部结构异常脑部结构异常,如脑畸形、


癫痫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2025-07-21

癫痫预防主要包括产前保健、防治颅内感染、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大量饮酒、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等。1.产前保健孕妇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近亲结婚,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若发现胎儿有先天性疾病,应及时终止妊娠。2.防治颅内感染平时应注意预防脑炎、脑膜炎等疾病,一


癫痫经常复发怎么办 2025-07-21

癫痫经常复发需要采取遵循医嘱、避免诱因、定期复查、注意安全等措施。1.遵循医嘱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等。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2.避免诱因了解并避免癫痫复发的诱因,如睡眠不足、疲劳、饮酒、情绪


如何做好癫痫心理护理 2025-07-21

做好癫痫心理护理需了解需求、提供支持、鼓励社交、建立良好关系、避免过度刺激等。1.了解需求癫痫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发作而感到自卑、焦虑、抑郁等,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2.提供支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