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若无直接PCI条件,且满足溶栓治疗指征,溶栓治疗可作为有效的救治措施,且发病3小时内溶栓即刻效果优于直接PCI,但溶栓治疗也有出血等风险。
心肌梗死溶栓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持续胸痛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0.1mV、胸导≥0.2mV。
3.发病时间<12小时,年龄<75岁(若患者有溶栓禁忌证而有介入治疗指征者除外)。
4.发病时间12~24小时,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
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若无直接PCI条件,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救治措施。有研究结果显示,发病3小时内溶栓和直接PCI对死亡率的降低程度相似,但溶栓治疗的即刻效果优于直接PCI。因此,对有适应证的患者,溶栓治疗应尽早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也有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过敏反应、再梗死等。因此,在进行溶栓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同时,溶栓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此外,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除了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外,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药物治疗等。患者和家属也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饮食、休息、情绪等方面的调整,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之,心肌梗死溶栓指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患者和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