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可选择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健脾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治疗,需遵医嘱,并注意饮食、保暖和心情等方面的调理。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中医认为,胃下垂是由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治疗胃下垂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补中益气丸:由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泻痢脱肛、神疲乏力。
2.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祛湿、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
3.健脾丸:由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等组成。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4.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的体质、病情、病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对于胃下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2.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粥、面条、馒头、鱼肉、鸡肉等。
3.避免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粽子、油炸食品等。
4.少食多餐,每次不要吃太饱,以免加重胃部负担。
5.饭后不要立即运动,最好休息半小时后再进行适当的活动。
6.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7.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
总之,胃下垂需要综合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等。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