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是孕激素,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对维持妊娠和月经周期意义重大。其使用方法有肌内注射和口服,使用时需注意禁忌人群和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滥用。
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对于维持妊娠和月经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一、功效与作用
1.孕激素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2.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
3.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变稠。
4.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6.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
二、使用禁忌
1.对黄体酮或其他甾体激素过敏者禁用。
2.阴道不明原因出血者禁用。
3.血栓性静脉炎、血管栓塞、脑中风或有既往病史者禁用。
4.与雌激素有关的肿瘤患者禁用。
三、使用方法
1.肌内注射:一般用于黄体酮的补充治疗,剂量根据病情而定,遵医嘱使用。
2.口服:可用于调整月经周期或保胎治疗,剂量也需根据病情而定,遵医嘱使用。
四、识别技巧
1.查看药品批准文号: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8位数字,字母H代表化学药品,其中黄体酮的批准文号可能为国药准字H37021332。
2.查看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会详细列出药品的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等信息,可通过阅读说明书来了解药品的相关信息。
3.咨询医生或药师:如果对黄体酮的使用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药师,他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指导。
五、副作用/食用禁忌/禁忌人群
1.突破性出血,阴道点状出血,体重增加或减少,宫颈鳞柱交界改变,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乳房肿胀,恶心,头晕,头痛,倦怠感,发热,失眠,过敏伴或不伴瘙痒的皮疹,黑斑病,黄褐斑,阻塞性黄疽,肝功能异常等。
2.肝病患者不能口服。
3.肾病患者不宜口服。
4.高血压患者不宜口服。
5.有血栓性静脉炎、血管栓塞病史者禁用肌内注射。
六、风险提示
1.黄体酮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行购买和使用。
2.使用黄体酮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过敏、出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长期使用黄体酮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乳腺癌等疾病,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滥用。
4.孕妇使用黄体酮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使用。
总之,黄体酮是一种重要的孕激素,对于维持妊娠和月经周期具有重要意义。在使用黄体酮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避免长期滥用。同时,应注意药品的真伪和质量,避免使用假药或过期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