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飞沫、密切接触和消化道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包括手足口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发热、口腔疼痛等,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注意卫生、提高免疫力和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本文主要聚焦手足口病的原因、症状、治疗和预防。
手足口病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肠道病毒。这些病毒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1.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粪便、水疱液,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奶嘴等物品而感染。
2.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
3.密切接触传播: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拥抱、亲吻等方式感染。
4.消化道传播: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包括:
1.手足口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通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红色小丘疹或水疱,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上。
2.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能在38℃左右,但也有些患儿可能不发热。
3.口腔疼痛:口腔内的疱疹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患儿可能会出现拒食、哭闹等症状。
4.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头痛、呕吐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治疗方法包括:
1.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可使用口腔炎喷雾剂等缓解口腔疼痛。
2.退烧:如果患儿发热,可使用退烧药进行降温。
3.皮疹护理:保持皮疹清洁,避免感染,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涂抹。
4.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1.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
2.避免接触患者: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者,如发现周围有患儿,应尽量避免与其接触。
3.注意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玩具、奶瓶等物品。
4.提高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5.及时就医:如发现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总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要加强预防措施,避免感染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