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心土,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孕妇慎用,内有实热者及不宜与附子、肉桂等温热性药物同用,一般入汤剂煎服,也可研末冲服或外用。
灶心土又称伏龙肝,是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它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以下是关于灶心土的详细介绍:
一、功效与作用
1.温中止呕:灶心土性温,能温中和胃而止呕,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呃逆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2.止血:灶心土能温经止血,对于虚寒性出血,如吐血、便血、崩漏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止泻:灶心土具有收涩之性,能涩肠止泻,对于脾虚久泻、久痢等病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二、使用禁忌
1.孕妇慎用。
2.内有实热者禁用。
3.不宜与附子、肉桂等温热性药物同用。
三、使用方法
1.灶心土一般入汤剂煎服,用量为15-30克。
2.也可将灶心土研末冲服,但冲服时要注意适量,以免引起呛咳。
3.外用时,可将灶心土研末撒布或调敷患处。
四、识别技巧
1.颜色:灶心土呈暗黄色或黑色,有烟熏痕迹。
2.质地:灶心土质地疏松,易碎。
3.气味:灶心土有一股烟熏味。
五、关键信息
灶心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等功效。使用时需注意孕妇慎用、内有实热者禁用、不宜与附子、肉桂等温热性药物同用。一般入汤剂煎服,也可研末冲服或外用。在识别时,可通过颜色、质地和气味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