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检查主要包括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功能检查、其他检查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
糖尿病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建议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或至少禁食8小时后行葡萄糖负荷试验的餐后血糖。
随机血糖:不考虑就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若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长期控制的重要监测指标。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用于诊断可疑糖尿病。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等3~7天。
试验前需空腹8~10小时,然后口服溶于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如为含1分子水的葡萄糖则为82.5g。儿童按1.75g/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糖水在5分钟之内服完。
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测血糖1次。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
3.胰岛功能检查:
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
C肽释放试验:C肽与胰岛素从胰岛β细胞的颗粒中以等摩尔数释放,且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其反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功能。
4.其他检查:
尿常规:可了解尿糖、尿蛋白情况,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血脂: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了解血脂情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肾功能: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定期检查肾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妊娠糖尿病史等,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血糖水平、临床症状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如果怀疑有糖尿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诊断。此外,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