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耳炎的常见病因包括耳部感染、呼吸道感染、游泳、擤鼻涕等,家长可通过避免躺着喂奶、正确挖耳、保持耳部清洁、督促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措施预防中耳炎。
幼儿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耳部感染:幼儿的耳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呈水平位,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呼吸道感染是引起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
2.呼吸道感染:当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可波及咽鼓管,咽鼓管咽口黏膜出现充血、肿胀,导致咽鼓管堵塞,中耳腔的空气逐渐被黏膜吸收,而外界的空气不能及时进入鼓室,从而引起鼓室负压,导致中耳黏膜血管扩张、淤血,使血管壁渗透性增加,鼓室内积液,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
3.游泳:游泳时,幼儿如果不小心呛水,水可能会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此外,如果游泳池的水不清洁,也可能会引起耳部感染。
4.擤鼻涕:如果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比如同时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可能会导致鼻涕中的细菌进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5.其他:如哺乳姿势不当、呼吸道过敏、腺样体肥大、腭裂等,也可能会导致幼儿容易患上中耳炎。
为了预防幼儿中耳炎,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幼儿躺着喂奶。
2.给幼儿喂奶时,应将其抱起,使头部高于身体,以免奶液反流进入中耳。
3.不要给幼儿挖耳朵,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引起感染。
4.保持幼儿外耳道清洁干燥,游泳后应及时将外耳道内的水清除干净。
5.避免让幼儿长时间戴耳机,以免损伤听力。
6.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避免细菌感染。
7.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8.定期带幼儿进行耳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耳部疾病。
总之,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耳部健康,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其就医。同时,家长也应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中耳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