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主要因病原体感染引起,可分为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其感染途径主要有经阴道进入、淋巴管传播、直接感染、血行传播等,此外,不正确的宫腔操作、临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性传播疾病感染等也可引起附件炎。
附件炎多因病原体感染引起,可分为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
外源性病原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感染:
1.经阴道进入:如经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卫生巾或有性生活,病原体可由此进入子宫腔,再通过输卵管到达盆腔,引起炎症。
2.淋巴管传播:肠炎患者,特别是病原体通过结肠淋巴管传播到内生殖器,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3.直接感染:阑尾炎、腹膜炎等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炎症一般发生在邻近的一侧输卵管及卵巢。
4.血行传播: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未经及时治疗时,病原体可经血行传播而引起输卵管卵巢炎,多见于结核性疾病。
内源性病原体主要来自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导致炎症的发生。
此外,不正确的宫腔操作、临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性传播疾病感染等也可引起附件炎。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产后、流产后的卫生,勤换内裤及卫生巾,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同时,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如阴道炎和宫颈炎,可预防附件炎的发生。如果已经患有附件炎,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