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耳朵掏出很大块耳屎可能是耵聍栓塞、外耳道炎、外耳道胆脂瘤等原因引起。
从耳朵掏出很大块耳屎,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耵聍栓塞: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分泌的淡黄色黏稠物质即为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称为耵聍栓塞。耵聍栓塞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
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引发外耳道炎。挖耳或游泳时外耳道不慎进水,可将细菌带入,引发感染。此外,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也可能导致外耳道炎的发生。外耳道炎可导致外耳道皮肤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外耳道狭窄,从而影响耳屎的正常排出。
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耳部堵塞感、听力下降,若合并感染,可出现耳痛、外耳道流脓等症状。
其他: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耳部疾病也可能导致耳屎增多、结块。此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外耳道湿疹等也可能引起耵聍增多。
如果发现耳朵掏出很大块耳屎,同时伴有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耳部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挖耳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等疾病,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因此,应尽量避免挖耳。如果耵聍栓塞影响听力或引起耳部不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耵聍钩、外耳道冲洗等方法取出耵聍。
总之,从耳朵掏出很大块耳屎可能是耵聍栓塞、外耳道炎、外耳道胆脂瘤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其他耳部疾病的表现。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