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常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轻者每天排便2~4次,可表现为糊状便,也可表现为水样便,多伴有黏液脓血。重者排便次数可多达10余次。
2.腹痛:轻型患者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3.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重要表现。轻者每天排便2~4次,可表现为糊状便,也可表现为水样便,多伴有黏液脓血。重者排便次数可多达10余次。
4.里急后重:是直肠炎症的表现,炎症刺激直肠黏膜,产生便意,但排便次数不多,且排便量少,有时只排出少量气体和黏液。
5.其他症状: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给予高营养、少渣饮食。腹泻严重者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2.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3.手术治疗:适用于并发大出血、肠穿孔、重型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者。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症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休息、心理调节等,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总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