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因包括口咽部定植菌误吸、胃食管反流、下呼吸道感染、医源性因素和患者因素等,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口腔护理、采取适当体位、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和严格手卫生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其主要病因包括:
1.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这是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声门关闭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避免误吸。但在机械通气时,声门开放,吞咽、咳嗽反射减弱,容易导致口咽部定植菌误吸,引发肺炎。
2.胃食管反流:反流物中的胃酸、胃蛋白酶、胆盐等可损伤气管黏膜,导致局部炎症、水肿,使病原菌易于定植、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
3.下呼吸道感染: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此外,吸痰、支气管镜检查等操作也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4.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导致菌群失调,增加感染的机会;病房环境的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严格等也可能导致交叉感染。
5.患者因素:如患者年龄较大、存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等,均会增加发生VAP的风险。
针对以上病因,预防VAP的发生至关重要。预防措施包括:
1.加强口腔护理:使用洗必泰等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可减少口咽部定植菌的数量。
2.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可减少反流的发生。
3.严格无菌操作:进行吸痰、支气管镜检查等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4.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严格掌握使用指征。
5.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6.严格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预防VAP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预防措施,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