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好发于年轻女性,多发生在月经后半周期。病因包括自动破裂、外力作用和性生活等,症状主要有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和休克等,检查方法包括血常规、B超和后穹隆穿刺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性生活时注意动作轻柔以及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
黄体破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多发生在月经后半周期。正常情况下,黄体破裂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如果黄体破裂发生在月经前期或妊娠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病因:
自动破裂: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
外力作用:下腹受到撞击、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
性生活: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致黄体破裂。
症状:
腹痛:是黄体破裂最常见的症状,始于下腹部,可逐渐波及全腹。
恶心、呕吐:如果黄体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刺激胃肠道,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肛门坠胀感:如果出血量较多,血液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可能会刺激直肠,引起肛门坠胀感。
休克:如果黄体破裂出血量大,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出冷汗等休克症状。
检查:
血常规:了解患者是否贫血。
B超:可以了解盆腔内是否有积液,有助于诊断黄体破裂。
后穹隆穿刺:如果怀疑有腹腔内出血,可行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
治疗:
保守治疗:如果患者症状较轻,生命体征平稳,腹腔内出血量少,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血、抗感染等。
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症状严重,生命体征不平稳,或保守治疗无效,应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经期、产后等特殊时期。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期。
性生活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
总之,黄体破裂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妇科急症,如果出现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