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上有太渊、列缺、内关、神门、大陵、阳溪等重要穴位,按摩这些穴位可以缓解相关病症,但不能替代医疗治疗,且按摩需注意方法和力度。
手腕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穴位:
1.太渊穴:位于手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是肺经的原穴,经常按摩可以起到止咳化痰、通调血脉的作用。
2.列缺穴: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是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按摩列缺穴对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有一定的疗效。
3.内关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按摩内关穴可以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等心胸病证,还可以治疗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
4.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是心经的原穴,经常按摩可以起到宁心安神、通络止痛的作用。
5.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心包经的输穴、原穴。按摩大陵穴可以治疗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等心胸、胃腑病证,还可以治疗癫狂、痫证等神志病证。
6.阳溪穴: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按摩阳溪穴可以治疗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病证,还可以治疗手腕痛。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虽然可以缓解一些症状,但并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如果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按摩穴位时要注意方法和力度,避免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