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主要症状包括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发病原因主要有药物性、疾病因素和其他因素,患者应立即补充糖分,严重时及时就医,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低血糖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患者会出现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症状。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的一系列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低血糖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药物性: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使用不当,未按时进餐、进食量不足或运动量过大等也可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疾病因素: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胰岛素瘤、生长抑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等;重症疾病,如严重感染、败血症、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等;某些特殊类型的低血糖,如黎明现象、Somogyi现象等,也可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3.其他:如饥饿、饮酒、长期营养不良、胃肠道手术等也可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对于低血糖的患者,应立即给予糖水、含糖饮料或饼干、面包等食物,以缓解低血糖症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对于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同时,应定期监测血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此外,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长期饮酒者等人群,由于身体代谢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应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群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饮酒,规律运动,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便在低血糖发作时及时自救。
总之,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症状,并及时就医,以避免低血糖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