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流涕,1-2天后口腔、手、足起水疱、皮疹,伴疼痛,一般可自愈,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以下是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和治疗方法:
1.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热1-2天后,口腔黏膜、舌头、牙龈和口腔两侧颊黏膜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患儿会有疼痛、流涎、拒食等症状。
同时,患儿的手掌、足底和臀部也会出现红色皮疹,皮疹通常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留疤。
2.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一般可以自愈,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减轻患儿的痛苦。
患儿需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口腔内的水疱可以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喷口腔,缓解疼痛。
手足部位的皮疹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会自行消退。如果皮疹出现瘙痒,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止痒。
如果患儿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患儿需要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