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腹壁切口并生长,多发生于剖宫产术后,与手术操作等有关,主要症状为腹壁切口处肿块、周期性疼痛和月经失调,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及其他治疗,预防关键是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腹壁切口,并在该部位生长、浸润、反复周期性出血,继而引起疼痛、肿块及性交痛等不适。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剖宫产术后,其他腹部手术后也可发生,可能与手术操作、缝合技术、术后感染、子宫内膜种植等因素有关。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包括:
1.腹壁切口处肿块:可逐渐长大,经期时肿块增大变硬,有触痛。
2.周期性疼痛:在经期出现下腹坠胀、疼痛,甚至性交痛。
3.月经失调: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手术史、月经情况等,进行妇科检查,了解腹壁切口处的肿块大小、质地、活动度等,并结合超声、CT、MRI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疼痛等。
2.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病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较大的肿块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其他治疗:如射频消融、激光治疗等。
预防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在于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剖宫产术后应注意切口的护理,避免感染,经期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剧烈运动等。
需要注意的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