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

邵剑萍 2025-07-15 22:13:05 3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还可能伴有嗅觉减退、头痛、耳鸣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其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和免疫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注意饮食、保持心情舒畅等。

过敏性鼻炎在中医中被称为“鼻鼽”,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以下是关于过敏性鼻炎的一些信息:

1.病因: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肺气虚寒: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如果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等症状。

脾气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以充养肺脏,导致肺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引发鼻鼽。

肾阳不足: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具有温煦、气化等作用。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导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常,肺气失于温养,从而引发鼻鼽。

2.症状: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过敏性鼻炎还可能伴有嗅觉减退、头痛、耳鸣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等。

3.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关键。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患者可以通过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床上用品等方式减少过敏原的接触。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轻重,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鼻用减充血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过敏性鼻炎。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方法。中药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调理脏腑功能;针灸、推拿等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免疫治疗:对于过敏性鼻炎症状较为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剂量,使患者逐渐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4.预防:过敏性鼻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改善体质。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身体气血运行。

总之,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也应注意预防,避免接触过敏原,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以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点赞
相关资源

高血压的中医病名 2025-07-15

高血压在中医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中医将其归为多个范畴,主要包括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肾阴虚等等。高血压在中医中常被描述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肾阴虚等证候。这些证候各自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如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常表现为头


甲亢中医叫什么病名 2025-07-15

甲亢在中医中一般被称为“瘿病”。甲亢在中医理论中多归属于“瘿病”范畴,有时也被称为瘿气、瘿瘤等。中医认为,甲亢的发病与情志内伤、饮食失调、水土失宜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气机郁滞,形成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最终引发颈部肿块等症状。此外,甲亢所表现出的情


冠心病中医病名 2025-07-15

冠心病在中医中被称为“胸痹”“心痛”。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根据其临床表现,冠心病可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痛”“厥心痛”等病证范畴。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证型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病名 2025-07-15

股骨头坏死在中医病名中可称为“骨蚀”“骨痿”等。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易导致股骨头的病变。肾之精气不足,不能充养骨骼,而肝血不足则不能濡养筋脉,使得股骨头失去营养滋润,从而引发坏死。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于股骨头局部,可阻碍正常的


下肢软组织感染中医病名 2025-07-15

下肢软组织感染中医病名为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疾病,包括疖、疔、痈、发等,具体如下:1、疖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疾病,特点为色红、灼热、疼痛等,根据病因和症候又可分为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等。2、疔疔一种起病较急,易于变化而危险性


过敏性皮炎中医病名 2025-07-15

过敏性皮炎中医病名为痒疹。痒疹是一种以风团样丘疹、小结节为基本损害,且伴有剧烈瘙痒的皮肤疾病。中医认为痒疹的发生与风、湿、毒、虫及瘀血等有关,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腰围和臀部等部位,反复抓挠后可引起抓痕、苔藓化等继发损害。该病以疏风利湿、解毒杀虫为主要治疗原


胃病从轻到重病名排序 2025-07-15

胃病从轻到重的病名排序,主要包括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恶性肿瘤。对于胃病的诊断,首选的检查方式是进行胃镜检查,进行判断。有些患者如果考虑为胃癌,则需要进行胃粘膜的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判断疾病。对于良性的胃溃疡或者是胃炎,一般是给予规范


髋关节滑膜炎中医病名是什么 2025-07-15

髋关节滑膜炎的中医病名是“髋痹”,主要症状为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可能与感染、创伤、免疫因素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注意保暖等。 髋关节滑膜炎中医病名是“髋痹”,是一种以髋关节疼


胃病从轻到重病名排序 2025-07-15

胃病从轻到重的排序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残胃(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癌。胃病患者需注意饮食、生活规律、定期复查、治疗原发病、避免滥用药物、保持心情舒畅。 根据胃病从轻到重的病名排序如下: 1.慢性浅表性胃炎 2.慢性萎缩性胃


内分泌疾病病名有哪些? 2025-07-15

内分泌疾病是指内分泌器官(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相关的疾病,疾病名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尿崩症、库欣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失调综合征,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癌、垂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