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霉菌感染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感染时期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治疗。
霉菌感染,尤其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俗称霉菌性阴道炎),是孕期常见的妇科疾病。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的阴道环境容易发生变化,使得霉菌易于生长。
轻度霉菌感染通常对胎儿的影响较小,但如果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例如霉菌感染可能上行至宫腔,引起宫内感染,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的风险。此外,霉菌还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鹅口疮等真菌感染。
在孕早期,霉菌感染还可能引起先兆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因为此时胎儿尚未稳定,感染可能干扰胚胎的正常着床和发育。而在孕晚期,霉菌感染可能增加分娩时的阴道裂伤风险,以及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因此,孕妇一旦发现霉菌感染的症状,如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通过合理用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降低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同时,孕妇也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穿着紧身裤或化纤内裤,以减少外阴部的摩擦和潮湿,从而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