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和湿气重区别体现在病因、症状、治疗原则等方面。
1.病因
肾阳虚多由素体阳虚、年高肾亏、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导致肾脏阳气虚衰。
湿气重常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界湿邪侵袭人体,或饮食不节,如过食生冷、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停而形成。
2.症状
肾阳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男子易阳痿早泄,女子易宫寒不孕等。
湿气重以身体困重、头重如裹、关节酸痛重着、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不爽、舌苔厚腻、脉濡等为常见症状,皮肤还可能出现湿疹、瘙痒等。
3.治疗原则
肾阳虚以温补肾阳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湿气重治疗以健脾利湿、芳香化湿或清热利湿等为主,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散、龙胆泻肝汤等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