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生育期女性,儿童相对少见。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部分患儿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
1.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哪些症状?
皮肤和黏膜表现: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等。
关节和肌肉症状:对称性多关节疼痛、肿胀、畸形。
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等。
心血管系统表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呼吸系统表现:胸膜炎、肺炎、肺动脉高压等。
血液系统表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神经系统表现:抽搐、昏迷、精神异常等。
2.如何诊断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表现: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补体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或CT等,以评估心脏、肺部等器官的情况。
病理检查:有创性检查,一般在怀疑有重要脏器损害时进行。
3.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避免日晒、预防感染等。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
对症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关节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狼疮肾炎可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其他治疗:如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输注等。
4.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如何?
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合理性等。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儿需要长期随访和监测,以确保病情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需要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