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存在多种误区,如凭感觉用药、不愿意过早服药、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血压正常就停药、不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单纯依赖降压药物、不监测血压、轻信广告宣传、不愿意改变生活方式等。
1.凭感觉用药
有的患者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增减降压药物,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因为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
2.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患者认为,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就需要终身服药,因此不愿意过早服药。其实,早期控制血压,可以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3.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一般来说,除了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
4.血压正常就停药
有的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后,就自行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而且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5.不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水肿等。如果不良反应不严重,可以继续服药,并告知医生;如果不良反应严重,应及时换药。
6.单纯依赖降压药物
除了服用降压药物外,还需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7.不监测血压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轻信广告宣传
有些患者会轻信一些广告宣传,购买一些所谓的“降压特效药”。其实,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的降压药物,降压治疗需要个体化。
9.不愿意改变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如果患者不愿意改变这些生活方式,即使服用降压药物,血压也难以控制在理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