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减肥的原理包括调节神经系统、调整内分泌、抑制食欲;危害包括感染风险、损伤内脏、晕针反应等。
一.针灸减肥的原理
1.调节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和内分泌起着重要调节作用,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以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功能。当这些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调整后,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会发生改变。例如,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可促使脂肪分解代谢加快,从而增加能量的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
2.调整内分泌内分泌失调是导致肥胖的常见原因之一,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胰岛素抵抗、雄激素水平升高等内分泌问题,进而引发肥胖,针灸能够调节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如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使身体对血糖的利用更加有效,减少多余血糖转化为脂肪堆积。同时,对于女性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水平,针灸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纠正因内分泌紊乱导致的肥胖。
3.抑制食欲针灸刺激某些穴位,如中脘、天枢等,可以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调节胃肠道的功能,一方面,减缓胃肠道的蠕动速度,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从而让人产生更持久的饱腹感,减少进食量;另一方面,调节消化液分泌,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减少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效率,从源头上控制热量的摄入。
二.针灸减肥的危害
1.感染风险针灸需要刺破皮肤,如果使用的针具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或者在针灸过程中没有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就极易导致感染,可能引发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等,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例如,在一些不正规的美容场所进行针灸减肥,由于卫生条件不达标,曾出现过患者因针灸感染乙肝、丙肝等传染病的案例。
2.损伤内脏人体的穴位分布与内脏器官关系密切,如果针灸医生对穴位的解剖位置掌握不准确,进针过深或方向错误,就有可能损伤到周围的内脏器官,比如,在背部进行针灸时,如果操作不当,针可能会刺入肺部,导致气胸,患者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在腹部针灸时,如果损伤到肠道,可能引起肠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晕针反应部分人群在接受针灸时,可能会出现晕针现象,这是因为针灸刺激引起人体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者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晕倒。尤其是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者空腹状态下进行针灸,更容易发生晕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