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荨麻疹一般不用农村偏方,建议采取专业治疗,包括避免诱发因素、脱敏治疗、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1.避免诱发因素
积极寻找并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及诱发因素,如某些食物、药物、花粉、动物毛发等,减少物理刺激,如冷、热、压力等,有助于控制病情发作。
2.脱敏治疗
对于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可尝试脱敏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过敏反应,但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要1-3年。
3.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线用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有效控制风团和瘙痒症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对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可将第二代抗组胺药剂量增加。对于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可以特异性地结合游离的IgE,减少IgE与肥大细胞等表面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效控制症状。需要注意,相关药物使用应遵医嘱使用。
4.免疫调节治疗
一般不推荐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对于病情严重、伴有喉水肿等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或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以快速控制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适用于病情顽固、常规治疗效果差的患者,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增值活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传导,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但使用过程中需遵医嘱,同时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此外,心理因素对慢性荨麻疹的病情也可能有影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干预。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