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哺乳期发热,由于需要考虑到药物对婴儿的影响,因此选择药物时需格外谨慎。如果不严重首选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遵医嘱使用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西药治疗,其中西药使用应谨慎。
1.物理降温
在哺乳期发热时,如果体温不是特别高,可以先尝试物理降温的方法,如使用冷毛巾、冰袋或退热贴敷在额头、颈部、腋下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身体散热降温。
2.中药治疗
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者发热是由风寒、风热等感冒引起的,可以在专业中医指导下选择中药汤剂进行治疗。中药通常副作用较小,对婴儿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需注意,服用中药后应遵医嘱确定是否需要暂停哺乳。
3.中成药治疗
对于风寒感冒,可以遵医嘱选择正柴胡饮颗粒、伤风颗粒等中成药;对于风热感冒,则可以遵医嘱选择蒲地兰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这些中成药在哺乳期使用相对安全,但仍需遵医嘱。
4.西药谨慎使用
如果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可能需要使用西药进行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常用的退热药,但在哺乳期使用时需谨慎,因为药物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因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是否需要暂停哺乳。
在发热期间,应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流失,并注意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性食物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