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降不下来需要做的检查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等血管检查、动态血压监测等。
1、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等,以了解是否存在贫血、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血脂血糖异常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血压的控制。例如,肾功能不全时,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且难以控制;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也可能干扰降压药物的作用。
2、尿液检查
可以检测尿蛋白等指标,有助于评估肾脏损害情况。如果存在肾脏病变,可能会使血压控制变得困难,同时高血压也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3、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
主要用于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结构改变,如心肌肥厚等,影响心脏功能,而心脏问题又可能反过来影响血压的调节。
4、颈动脉超声等血管检查
了解血管情况,如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会影响血压,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动态血压监测
能更准确地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包括夜间血压等,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明确血压控制不佳是否与血压测量不准确或血压波动特点有关。
如必要时还可进行内分泌相关检查,如醛固酮、儿茶酚胺等,以排除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当血压降不下来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以明确原因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等,以更好地配合治疗,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