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样人格障碍原因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处理方法有心理之路、药物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
一.原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这表明遗传在人格障碍的形成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生理因素脑部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也是分裂样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脑部异常放电、感染、中毒以及婴幼儿期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能促进本病的发生。
3.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儿童时期的不合理教养,如早期缺少关爱、父母不和睦、经常争吵甚至分居或离异,都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此外,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和挫折也会促进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
二.处理方法
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分裂样人格障碍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建立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治疗关系,帮助患者重建心理社会环境。让患者认识到人格问题的根源,鼓励其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促进人格重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分析、认知疗法、人际间心理治疗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当患者出现过高、过低或不稳定的情绪反应时,可以酌情添加一定剂量的情绪稳定剂,如丙戊酸钠、碳酸锂等。同时,低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且长期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用药需谨慎。
3.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等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学习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技能,提高其社交能力。同时,家庭、社区、单位等也应为患者提供综合的教育和训练措施,共同促进其人格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