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抽搐、惊醒有可能是生理因素所致,也可能是缺钙、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等病理性因素造成,需要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具体如下:
1、生理因素
若是白天工作、学习的压力过大,使大脑神经处于紧绷的状态,由于在睡觉后神经会松弛,因此会引起抽搐惊醒。患者在睡前剧烈运动可导致肌肉紧张,进入睡眠状态后肌肉可逐渐放松,也会导致抽搐惊醒,均属于生理现象。
针对于压力过大的人群,平时需要放松心情,注意劳逸结合;可以定期做头部按摩、听舒缓的音乐或在睡前喝一杯温牛奶,能够改善症状。针对于睡前剧烈运动引起的抽搐惊醒,应调整运动时间,选择在白天适度运动,睡前四小时不宜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一般无需特殊用药处理。
2、缺钙
钙离子能够维持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递,体内缺钙时会导致血钙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从而造成在睡觉时抽搐惊醒。成年人通常还会伴随骨骼肌疼痛、周身麻木、神经衰弱等症状;婴幼儿可出现出牙迟、多汗、枕秃等症状。
患者可以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虾皮、海带、紫菜等,改善症状;还可以多吃鸡蛋、三文鱼、金枪鱼、小黄鱼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促进钙吸收。如果缺钙严重,则可以遵医嘱口服鱼肝油、乳酸钙、碳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3、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
如果患有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在患病期间由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者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反复发作的肢体运动,表现为睡觉抽搐;严重的运动障碍发作时可伴随惊醒的现象。
患者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电刺激疗法等方法缓解病情,病情严重时可以服用氯硝安定、卡马西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应食用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不宜食用辛辣生冷的食物,忌烟忌酒;尽量保持作息规律,睡前四小时避免饮用咖啡、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