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一般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常在感染后1-3周可以查出来,临床上通过检测艾滋病核酸、艾滋病抗原、艾滋病抗体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具体时间与检测方式有关。
1、艾滋病核酸
若进行艾滋病核酸检测,通常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开始转录,感染后1周左右可检测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核酸,判断体内是否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艾滋病抗原
通常感染后2周左右,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数量明显增多,此时可以检测出艾滋病抗原,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3、艾滋病抗体
若采取HIV-抗体检测方法检测艾滋病抗体,一般感染后3周左右,免疫系统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刺激下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如果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病原体,不会出现异常表现,但感染人体后会引起艾滋病,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全身症状等。
1、消化系统症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产生毒素,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导致肠蠕动亢进,引起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
2、皮肤症状
皮肤黏膜受到病毒的损伤,引起皮疹,且皮肤防御力下降,易出现感染,可能出现疱疹、红肿、斑块等表现。
3、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病情严重者,感染可能波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功能,可能出现性格改变、神情淡漠、痴呆等情况,部分患者神经元出现异常放电,引起癫痫发作。
4、全身症状
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会产生内源性致热物质,导致机体产热增多,引起体温增高,且多处淋巴结出现肿大,伴有乏力表现。
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关节疼痛、咽喉疼痛等表现,需尽早就医,有利于病情的控制,提高后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