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甲状腺肿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甲状腺腺瘤:
良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下的女性,颈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质地稍硬,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
恶变:少数情况下,腺瘤可发生恶变,表现为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变硬、固定、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2.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最常见,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年,临床无任何症状,多因无意中发现颈前区肿块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就诊。
滤泡状癌:约占15%,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可侵犯甲状腺周围组织和器官,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
未分化癌:多见于70岁左右的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除侵犯气管和喉返神经或食管外,还可经血运向远处转移,预后很差。
髓样癌:较少见,来源于滤泡旁降钙素分泌细胞,可分泌降钙素。细胞排列呈巢状或囊状,无乳头结构,呈未分化状。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侵犯和血行转移。
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坚韧,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可有咽部不适或轻度下咽困难,部分患者可有压迫症状。
萎缩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毒症,是桥本甲状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甲状腺功能可正常,可表现为甲亢或甲减。
4.亚急性甲状腺炎:
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后1-3周发病,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期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恢复期三期。
自身免疫:患者血清中常有高滴度的TRAb、TgAb以及TPOAb。
碘摄入过多:碘摄入量增加是近年来发现的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其他:应激、性激素、环境因素变化等也可能参与本病的发生发展。
5.碘缺乏: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碘缺乏病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
散发性甲状腺肿:散发于非病区,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食物中碘缺乏、致甲状腺肿物质、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等。
6.其他:
甲状舌管囊肿:是与甲状腺发育有关的先天性畸形,在胚胎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未退化或未完全退化消失,可在颈部遗留先天性囊肿。
甲状腺舌管瘘:是甲状舌管囊肿感染破溃后形成的瘘管,可反复发生红肿、疼痛、溢液等表现。
颈部放射线损伤:头颈部接受放射治疗后,可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转移性肿瘤:甲状腺癌可转移至对侧甲状腺,也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单侧甲状腺肿大可能是一种良性疾病,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表现。因此,如果发现单侧甲状腺肿大,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