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抽筋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以下是腰抽筋的常见原因:
1.急性腰扭伤
在搬抬重物时,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承受的外力超过其承受能力,导致急性损伤,从而引起腰抽筋。
2.腰椎间盘突出症
当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从而出现腰抽筋。
3.腰背肌筋膜炎
长期弯腰工作、久坐久站、坐姿不良等,可导致腰背肌筋膜及肌肉出现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抽筋。
4.骨质疏松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的钙质会逐渐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当腰椎骨质疏松时,稍加外力即可诱发腰抽筋。
5.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泌尿系统结石,可引起腰部疼痛,同时伴有腰抽筋。
6.其他
盆腔炎、腹部肿瘤等疾病,也可引起腰抽筋。
腰抽筋发作时,患者会感到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对于腰抽筋的治疗,首先应采取休息、制动等措施,避免腰部再次受到损伤。同时,可以采取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如果疼痛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如果腰抽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等人群,是腰抽筋的高发人群。这些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腰部锻炼,以预防腰抽筋的发生。如果出现腰抽筋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