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称为肛漏。那么肛瘘是怎么形成的呢?
1.感染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往往形成肛瘘。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炎症的急性期表现,而肛瘘则是脓肿的后遗症。
2.直肠肛门损伤
外伤、吞咽金属异物、会阴因意外受伤或分娩时会阴Ⅲ度裂伤,或因肛管直肠部位的活检或内痔注射等都可引起肛门直肠损伤,细菌容易从损伤处进入肛管直肠引发肛瘘。
3.肛裂
肛裂反复感染也可并发肛瘘。
4.会阴部手术
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均可并发肛瘘。
5.结核
吞咽结核菌可引起溃疡性结肠炎,并发肛瘘。
6.克罗恩病
与肛瘘关系密切,常同时存在。
7.其他
恶性肿瘤、肛管外伤、白血病、性病等也可导致肛瘘。
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手术方式很多,手术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肛瘘的治疗时间一般在肛瘘形成后的几个月到几年之间,具体时间取决于肛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在肛瘘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保持肛门清洁、避免过度劳累和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