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皮下出现米粒大的疙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皮脂腺囊肿、阴茎硬结症、毛囊炎、珍珠状丘疹等,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皮脂腺囊肿
这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特点通常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无波动感,有时在皮肤表面可见开口,可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患处,加重肿痛症状。若囊肿出现继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V钾片、头孢羟氨苄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
2、阴茎硬结症
这是阴茎海绵体白膜的纤维化病变,可在阴茎皮下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可能伴有阴茎弯曲、勃起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采取低能量线性冲击波治疗,通过向患病部位发射高频率的冲击波,激活并聚集阴茎海绵体内的内源性干细胞,促使硬结软化并有效缓解疼痛。
3、毛囊炎
多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毛囊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的小丘疹或脓疱。可遵医嘱外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物。若毛囊炎发生深在感染,形成疖肿或痈,且皮下有脓液时,需手术切开引流。
4、珍珠状丘疹
主要发生在龟头的边缘与冠状沟交界处或系带处,为1-3mm大小的丘疹,颜色多为珍珠状白色,少数为淡红色、肤色,表面光滑,互不融合。患者可以通过激光器释放高能量的光束,破坏丘疹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疙瘩持续不消失、伴有疼痛、红肿、增大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切不可自行盲目处理。同时,要注意避免不洁性行为,以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