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等。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患者无明显心绞痛症状,但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或负荷试验时,可发现心肌缺血改变。
2.心绞痛
心绞痛是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3.心肌梗死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4.缺血性心肌病
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5.猝死
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类型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对于有冠心病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