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营养支持、适当运动、预防跌倒、定期检查等。
1.药物治疗
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之一,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提高骨密度;降钙素如鲑鱼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解骨痛;维生素D和钙剂,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钙剂如碳酸钙则是补充骨量的基础。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营养支持
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阳光照射皮肤合成和食物摄入,如鱼肝油、蛋黄、乳制品等;蛋白质、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也对骨骼健康有益。
3.适当运动
负重运动如步行、跑步、举重等,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柔韧性训练如瑜伽、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4.预防跌倒
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跌倒的药物;改善居住环境,如安装扶手、防滑垫等;定期进行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
5.定期检查
治疗后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还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钙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