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可并发肾脏病变,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尿酸水平、关节滑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包括调整饮食、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多饮水、控制体重、定期体检等。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以下是关于痛风的一些信息:
1.痛风的表现: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引起,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继发性痛风则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的时间可长达数年,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
急性期: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指、肘等关节,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患者可在一年内复发,复发多在一年内。
间歇期: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可自然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慢性期:由急性痛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在未经治疗或治疗不佳的情况下,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在发作之后,不能完全缓解,受累关节出现肿胀、僵硬、畸形,痛风石逐渐形成。
2.痛风的症状:除了上述提到的关节症状外,痛风还可能导致肾脏病变,如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少数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
3.痛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尿酸水平、关节滑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其中,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诊断的重要依据。
4.痛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包括调整饮食、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多饮水等。药物治疗包括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此外,还可使用一些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以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
5.痛风的预防:痛风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限制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应避免饮用。
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定期体检:有痛风家族史、高尿酸血症、肥胖等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定期体检,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人也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