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四期,可并发肾脏病变,常伴发多种疾病。痛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包括饮食控制、控制体重和定期体检。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以下是关于痛风的一些信息:
1.症状: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引起,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继发性痛风则可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但没有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等临床表现。
急性期: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肘、指、趾等关节。
间歇期: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可自然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而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慢性期:由急性发病期转变而来,常因血尿酸控制不佳或急性发作者未经正规治疗而迁延导致。该期患者可有明显的痛风石,发生于耳廓的软组织处,也可见于关节周围及肾脏等部位。
2.危害:痛风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多种危害,如关节残疾、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心血管疾病等。
3.治疗:痛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和戒酒,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多饮水,每天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治疗和间歇期的降尿酸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苯溴马隆、别嘌醇等。
4.预防:痛风的预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控制: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多饮水,每天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
控制体重: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测,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及时治疗。
总之,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和预防。患者应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饮酒,定期体检,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