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活动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陆忠凯 2025-07-14 18:38:37 2

有活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存在炎症和破损,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应激、吸烟、饮酒、饮食因素、自身免疫等原因引起,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食欲减退、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预防方法包括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遵医嘱使用药物、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规律、戒烟戒酒等。

有活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存在炎症和破损,通常会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以下是关于有活动性胃炎的一些详细信息:

1.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最常见的胃炎病因之一,它可以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导致炎症和损伤。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长期或大量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炎。

应激:严重的疾病、大手术、精神紧张等应激情况,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缺血,从而引发胃炎。

吸烟、饮酒: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炎的发生风险。

饮食因素: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饮食不规律,都可能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炎。

自身免疫: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导致胃黏膜炎症。

2.症状:

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灼痛等。

食欲减退:由于胃部不适,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胀:消化不良可导致腹胀。

嗳气、反酸:胃内气体过多或胃酸反流,可引起嗳气、反酸。

其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

3.诊断: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饮食习惯、用药情况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腹部触诊,了解腹部有无压痛、肿块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检查等。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其他检查:如X线钡餐造影、超声内镜等,可帮助医生了解胃部的形态和功能。

4.治疗:

一般治疗:去除病因,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开具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药物。

对症治疗:如腹痛明显,可使用解痉药;恶心、呕吐严重时,给予止吐药。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需要进行根除治疗。

5.预防:

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遵医嘱使用药物,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时,应注意饭后服用,并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饮食规律,避免过度进食或过度饥饿。

戒烟戒酒。

总之,有活动性胃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

点赞
相关资源

活动性肝炎是什么意思 2025-07-14

活动性肝炎是肝脏炎症和损害的统称,由病毒感染、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具有传染性和致病性,主要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传播,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等,可通过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因病因而异,主要包括抗病毒、戒酒、停止使用相关药物等,预防方法包括接种疫苗、注意


活动性肝炎的诊断指标是什么 2025-07-14

诊断活动性肝炎主要依据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肝炎病毒标志物、肝脏影像学检查、肝活检等指标,并需结合临床症状、病史、体征等综合判断。1.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ALT和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常用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


慢性活动性肝炎 2025-07-14

慢性活动性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患者需定期随访,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加重病情。1.定义和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是指肝脏长期受到炎症和损害,导致肝脏功能异常。症状可能包括疲劳、乏力、食欲不振、恶心


慢性活动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有什么不同 2025-07-14

慢性活动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疾病定义、临床表现、病情进展、治疗策略等方面。1、疾病定义慢性活动性肝炎指肝脏存在持续半年以上的慢性炎症,多由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携带指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正常,病毒DNA检测阴性,1年内


慢性活动性肝炎该怎么治疗 2025-07-14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1.一般治疗在肝炎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保证营养供应。2.药物治疗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等,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病情恢复。需要注意的是,


活动性肺结核隔离期多少 2025-07-14

活动性肺结核的隔离期一般为6个月。这是因为肺结核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大笑、谈话等方式将结核菌传播给他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液中含有大量结核菌,传染性较强。经过规范治疗2周后,痰内结核菌数量会明显减少,传染性降低。一般治疗2至3个


活动性佝偻病是什么意思 2025-07-14

活动性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的一种骨骼病变。以下是关于活动性佝偻病的一些信息:1.原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和骨骼发育的关键营养素。如果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人体自身合成不足,就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


活动性肺结核会传染吗 2025-07-14

活动性肺结核会传染。当肺结核处于活动期时,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处于活跃状态,会在肺部大量繁殖,并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如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的飞沫中就可能含有结核菌,这些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在空气中悬浮,当被他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菌,从而引发


活动性慢性肝炎严重吗 2025-07-14

活动性慢性肝炎相对较为严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活动性慢性肝炎意味着肝脏炎症持续存在且处于活跃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肝细胞不断受到损伤,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逐步受到影响。炎症活跃会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疗 2025-07-14

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炎症、预防关节损伤和残疾,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复查。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