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炎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可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同时注意多喝水、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等。
急性尿道炎是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指尿道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以下是关于急性尿道炎的一些信息:
1.病因:
细菌感染:主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其次是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尿道损伤:尿道器械检查引起的尿道黏膜擦伤,可破坏尿道黏膜防御功能,导致细菌感染。
尿道内异物:自外界放入的异物或尿道内结石等,停顿稍久即可导致尿道感染。
邻近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阴道炎或子宫颈炎等可蔓延到尿道,此常为慢性后尿道炎的顽固病灶。
常与性生活有关:不洁性生活易引起尿道感染。
2.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是急性尿道炎最常见的症状,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引起。
尿道口红肿: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
排尿困难:炎症引起尿道狭窄,可导致排尿困难。
血尿:炎症侵犯尿道黏膜,可出现血尿。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一般较轻。
3.诊断:
病史:询问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以及不洁性生活史。
体格检查:检查尿道口有无红肿、分泌物,耻骨上区有无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药敏试验等,以明确病原菌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其他检查:如B超、尿道镜等,可用于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以冲刷尿道,促进细菌和炎症分泌物的排出。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10-14天。
对症治疗:如出现尿痛,可使用止痛药物;发热可使用退烧药等。
5.预防: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清洗尿道口,勤换内裤。
避免不洁性生活: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洗,避免多个性伴侣。
及时治疗感染:如患有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应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尿道炎。
多喝水:多排尿,可预防尿道炎的发生。
总之,急性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及时就医,合理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尿道炎,或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并发症。因此,如有尿道炎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