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在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男孩比女孩更常见。症状包括腹股沟或脐部肿块,哭闹、咳嗽或用力时肿块可能变大,安静或躺下时可能变小或消失。其原因可能与腹肌发育不完善和鞘状突未闭有关。大多数新生儿疝气可以在1岁左右自行愈合,在此期间需密切观察。如果疝气在1岁后仍未愈合或出现嵌顿,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新生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在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以下是关于新生儿疝气的一些信息:
1.什么是新生儿疝气?
新生儿疝气是指腹部器官(如肠子)通过腹部肌肉的薄弱处或未完全闭合的鞘状突突出到身体其他部位。这种情况在男孩中比女孩更常见。
2.症状
腹股沟疝气:在腹股沟区域(大腿根部)可以看到或摸到一个肿块。当婴儿哭闹、咳嗽或用力时,肿块可能会变大,而在安静或躺下时可能会变小或消失。
脐疝:在肚脐部位可以看到一个突出的肿块。脐疝通常较小,柔软,无压痛。
3.原因
新生儿疝气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腹肌发育不完善:新生儿的腹肌尚未完全发育,腹壁比较薄弱,容易导致疝气的发生。
鞘状突未闭:鞘状突是胎儿时期连接腹部和阴囊(或阴唇)的通道。在出生后,鞘状突应该逐渐闭合。如果未闭,肠子可能会通过这个通道突出到腹股沟或阴囊(或阴唇)。
4.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来诊断新生儿疝气。如果怀疑有疝气,可能会进行超声检查以确认诊断。
5.治疗
大多数新生儿疝气可以在1岁左右自行愈合。在此期间,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疝气的情况,包括肿块的大小、形状和是否有疼痛等。
如果疝气在1岁后仍未愈合,或者出现了嵌顿(肠子被卡住无法回纳)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修复腹壁的薄弱处或闭合鞘状突。
6.注意事项
观察疝气的情况:家长需要密切观察疝气的症状,如肿块的大小、形状、是否有疼痛等。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避免哭闹和用力:尽量避免让新生儿哭闹和用力,以免加重疝气的症状。
及时就医:如果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应按照医生的安排及时进行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新生儿疝气可以自行愈合,但家长仍应密切关注宝宝的情况。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此外,对于有疝气家族史的新生儿,医生可能会更密切地监测其疝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