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常规化验单主要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这3个指标。
儿童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主要看这3个指标。
血常规检查是儿童体检中常见的项目之一,通过这项检查可以了解孩子的血液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血小板异常等问题。对于家长来说,看懂血常规化验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都代表什么意思呢?主要看以下3个指标。
1.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当身体受到感染或其他疾病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因此,白细胞计数是判断儿童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参考值:新生儿为(15-20)×10⁹/L;6个月至2岁为(11-12)×10⁹/L;2岁至12岁为(5-12)×10⁹/L。
升高:表示身体可能存在感染或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中耳炎等。此外,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
降低:表示身体的免疫力可能下降,如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
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如果孩子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贫血。
正常参考值:RBC为(3.5-5.0)×10¹²/L,Hb为110-160g/L(不同年龄段的参考值不同)。
贫血:如果RBC或Hb低于正常参考值,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此外,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导致贫血。
红细胞增多:可能是由于孩子长期缺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因引起的。
3.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如果血小板数量异常,可能会导致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
正常参考值:(100-300)×10⁹/L。
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由于感染、免疫性疾病、药物等原因引起的。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增多:可能是由于感染、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原因引起的。
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只是一个参考,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血常规化验单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此外,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孩子的状态:孩子的状态会影响血常规化验单的结果,如剧烈运动、哭闹、饮食等。因此,在检查前应让孩子保持安静、休息。
药物的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常规化验单的结果,如抗生素、激素等。因此,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孩子正在使用的药物。
其他检查结果:血常规化验单只是一个辅助检查,医生可能会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在检查后应将所有的检查结果交给医生。
总之,看懂儿童血常规化验单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参考值。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血常规化验单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